在《奔跑吧》最新一期节目中,上演了令人揪心的一幕。身形瘦小的歌手周深(身高1.61米,体重45公斤)在“撕名牌”环节中,与身高1.92米、体重90公斤的篮球运动员郭艾伦形成巨大悬殊。在蒙眼状态下,郭艾伦抓住周深衣领将其悬空拖行长达11秒。这导致周深颈部瞬间勒出深红血痕,耳朵因充血发紫,膝盖和脸颊擦伤渗血,鞋子飞脱,麦克风也被甩飞。
节目组失职:无视规则,漠视安全
更令人震惊的是节目组对此危险状况的漠然态度:
-
全程无干预: 尽管专业格斗规则明确规定颈部受压超过5秒必须强制终止,但现场无任何工作人员叫停。
-
掩盖伤害: 实际录制过程近两小时,周深反复受伤(脚底磨黑、隐形眼镜脱落、被麻绳抽脸等),但正片仅剪辑出11秒“精华”片段,并用特效遮盖伤口,配以罐头笑声试图营造“欢乐”氛围。粉丝从未播片段发现周深离场时一瘸一拐,后续演唱会的妆容也未能完全掩盖其脸上伤痕。
-
删帖“销证”: 面对舆论发酵和网友对安全问题的质疑,节目组官博竟直接删除了引发争议的拖拽片段,此举被广泛批评为试图“销毁证据”。
艺人修养与粉丝愤怒
周深在事发后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。被拖行后,他强忍不适,以一句“我以为你在西安做面食呢!”调侃试图化解气氛。深夜又发文安抚粉丝,称“难免磕碰,我没大碍”。离场时,他第一句话竟是关心对手郭艾伦:“你没事吧?”这份体面与隐忍,与节目组的处理方式形成鲜明对比。
然而,粉丝的愤怒彻底爆发。此次事件并非偶然,据粉丝揭露,这已是周深第三次在《奔跑吧》录制中受伤(此前包括隐形眼镜脱落、麻绳抽脸等),但节目组的安全流程从未得到有效整改。
暴力换流量?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
新一季《奔跑吧》为刺激收视,明显增加了“蒙眼撕名牌”、“泥潭混战”、“高空拉扯”等高强度、高风险环节。收视率确实飙升至年度新高(0.87%),但代价是艺人的身体健康乃至安全。
事件引发巨大舆论撕裂:
-
部分网友涌入周深账号,指责其“玩不起别上综艺”。
-
节目组则被曝出向媒体放风“下季合同还没签”,疑似对艺人施压妥协。
-
粉丝和大量理性观众则晒出国际赛事安全标准(如搏击比赛严禁拖拽勒颈),怒斥节目组将危险动作包装成“娱乐”,质问综艺安全底线何在。
被剪辑的残酷与行业的沉默
最讽刺的是,节目组将这场力量悬殊、导致艺人受伤的对抗,剪辑包装成“励志剧本”。当周深拼死护名牌仍被绝对力量碾压时,屏幕上打出的“永不放弃!”字幕,在观众眼中只剩下规则赤裸裸的残酷——弱者的尊严成了收视率的燃料。有家长愤怒表示,孩子看到周深耳朵变色后惊恐发问,让他们无法解释为何综艺需要“用命玩游戏”。
业内的普遍沉默则暴露了行业潜规则:一方面,为明星购买的保险保额普遍偏低(据传仅50万),远不足以覆盖严重伤害风险;另一方面,为追求刺激效果,高危动作设计日益离谱。当像周深这样具有国际声誉(联合国献唱)的艺人都被当作“人肉沙包”对待,无名小艺人在类似节目中的处境可想而知。
结语:娱乐至死,真人秀的“真”还剩多少?
周深录《奔跑吧》受伤事件,绝非简单的“游戏意外”。它是一面照妖镜,映照出部分综艺节目为博眼球、冲收视,不惜牺牲艺人安全、漠视基本规则的畸形生态。节目组事后的删帖冷处理,更是对责任赤裸裸的逃避。周深在伤痛中展现的体面与修养,反衬出节目组乃至整个行业在安全保障和人文关怀上的苍白。
在“娱乐至死”的喧嚣中,当真人秀的“真”被收视率啃噬得只剩“血淋淋的骨头”,是时候该有人站出来,为安全划下不可逾越的红线,重新审视何为真正的“娱乐”了。否则,下一次,谁会是新的“沙包”?